• <tr id='SUjfsN'><strong id='SUjfsN'></strong><small id='SUjfsN'></small><button id='SUjfsN'></button><li id='SUjfsN'><noscript id='SUjfsN'><big id='SUjfsN'></big><dt id='SUjfsN'></dt></noscript></li></tr><ol id='SUjfsN'><option id='SUjfsN'><table id='SUjfsN'><blockquote id='SUjfsN'><tbody id='SUjfsN'></tbody></blockquote></table></option></ol><u id='SUjfsN'></u><kbd id='SUjfsN'><kbd id='SUjfsN'></kbd></kbd>

    <code id='SUjfsN'><strong id='SUjfsN'></strong></code>

    <fieldset id='SUjfsN'></fieldset>
          <span id='SUjfsN'></span>

              <ins id='SUjfsN'></ins>
              <acronym id='SUjfsN'><em id='SUjfsN'></em><td id='SUjfsN'><div id='SUjfsN'></div></td></acronym><address id='SUjfsN'><big id='SUjfsN'><big id='SUjfsN'></big><legend id='SUjfsN'></legend></big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  <i id='SUjfsN'><div id='SUjfsN'><ins id='SUjfsN'></ins></div></i>
              <i id='SUjfsN'></i>
            1. <dl id='SUjfsN'></dl>
              1. <blockquote id='SUjfsN'><q id='SUjfsN'><noscript id='SUjfsN'></noscript><dt id='SUjfsN'></dt></q></blockquote><noframes id='SUjfsN'><i id='SUjfsN'></i>
                首页 > 政务公开 > 文件库 > 全部文件 > 粤府函
                006939748/2019-01427
                城乡建设、环境保护
                广东省人民政府
                2019-08-27
               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812号(经济发展类173号)提案答复的函
                粤府函〔2019〕290号
                2019-09-20
                时间 : 2019-09-20 14:58:12 来源 : 本网
                【打印】 【字体:

               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

                第二次会议第2812号(经济发展类173号)

                提案答复的函

                粤府函〔2019〕290号


                张力委员:

                  您提出的《关于深化改革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中村改造(以广州市为例)的提案》收悉,经会自然资源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,现答复Ψ 如下:

                  我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♂为指导,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∏设,着力建①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。

                  一、关于正确把握城中村改造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

                  在自然资源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,我省从2009年起全面推开“三旧”改造工作(其中旧村庄改造与城中村改造有重叠)。“三旧”改造工作采取市※场化运作模式,通过政府“放权让利”引入市场∮力量具体实施改造项目,在此过程中♂,政府卐主要负责编制规划、制定政策、行政审批、项目■监管等工作,而拆迁谈判、申报手续、开发建设等事务性工作则由市场主体承担。实践证明,这种运作模式切合珠三角地区的实际情况,有利于发挥政府与市场两方面优势。截至今年5月底,珠三角地区共实施“三旧”改造48.04万亩,完成改造26.94万亩,节约土地10.17万亩,投入资金1.106万亿元,其中85%以上为社会投资。

                  上述运作模式「也存在一些不足,有必要№在继续坚持市场化运作模式的基础上,在一些关键环节加大政府对市场的支持力度。近期,我省正◥在组织草拟相关文件,包括发挥政府补位作用、建立倒逼促改机◣制、优化№土地出让价款计收、降低改造项目税负成本等,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。随着文件的印发实施,将进一步优化政府与市场统筹推进机制,用好政府“有形的手”和市场“无形的手”,形成协同■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工作合力。

                  二、关于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加大事权下放和▃落实力度方面

                  提案反映的城乡规划调整程序繁杂、年度计划申报耗时长等问题,主要涉及市县层面的审批事项,是下一步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的重点。目前国家和我省已采取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、深化“三旧”改造审批制度改革、推进“数字政府”改革建设等措施,推动相关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。下一步,我省将继续深入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鼓励地市以行政委托、授权等方式,将城中村改造涉及市级审批事项(省委ㄨ托下放给地市的审批职权以及不宜下放的职权除外),逐步下▂放至区、县级行使,实现管理重心下移、分工明确、权责对等,充分发挥市级政府的统筹作用以及区县政府的能动性和主动性。

                  三、关于深化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法治改革方面

                  集体土地上房屋㊣拆迁是城中村改造的重要工作内容,目前国家和我省已采取以下改革措施:一是开展征地制度改革↑试点。在农村土地征收改革方面,主要从缩小征地范围,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、规范、多元保障机制进》行了改革探索。二是推动完善拆∑迁补偿标准。城中村改造涉及的拆迁补偿标准应当遵循尊重历史、照顾现实、依法依规、公平合理的原则确定,维护村民合法权益,也要兼顾效率与公平。三是探索完善“三旧”改造司法裁决途径。充分借助法律法规规定,提出分类处理措施。四是协同推进违建治〒理与城中村改造。将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工作与城中村改造相█结合。全省统一开展违法建设治理行动。制定打好违法建设治理攻坚仗三年行动方案。同时坚持“疏堵结合”,通过⌒ 规范宅基地申请报建程序、加快宅基地分配工作等措施,有效疏导村民的建房需求,从源头减少违法建设产生。下一步,我省将在继续推进现有改革措施基础上,积极推进“三旧”改造地方立法工作,通过地方立法进※一步深化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法治改革。

                  四、关于深化关键环节政策机制改革方面

                  提案提出的“采用▲毛地出让模式供地”等三项关键环节改革措施,可在国家或省市有关政策规定中找到相关依据,具备实施的可行△性。

                  一是关于“采用㊣ 毛地出让模式供地”。禁止“毛地”出让、实行“净地”出让主要是为了№保护被征地农民利益、防止土地供应后出现闲置浪费、防止企业“囤地”“炒地”行为。对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,我省“三旧”改造政策中的“毛地”出让政策,实质上是“毛让净交”,即由改造主体完成拆迁工作,地块符合供地条件后,再由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与改造主体签订土地出让合同。广州、佛山等地已有“毛让净交”模式的实际案例。

                  二是关于“科学制定融资地块楼面地价评估指引”。2013年,国土资源部发布了《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地价评估技术规范(试行)》,明确针对“三旧”改造等特殊情形涉及的出让地价评估技术要求;2014年,制定了国家标准《城镇土地估价规程》(GB/T18508-2014),对城∩镇土地估价技术方法作了具体规定;2018年,修订印发了《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地价评估技术规范》,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城镇地价评估技术体≡系,能够满足相关地价评估ξ工作需要。

                  三是关于“允许区域统筹经济平衡促进重点项目转化落地”。我省“三旧”改造工△作以“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”为基本原则,支持々各地因地制宜、依法依规研究制定引入市场主体实施城中村改造的具体操作办法,细化各项政策措施。国土资源部《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◣》和《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》以及我省“三旧”改造政策已对协议出让范围作了明确要求,各地不应擅自∩突破协议出让政策的适用范围。

                  专此答复。诚挚感谢您对我省工作☆的关注和支持。


                广东省人民政府

                2019年8月27日

                (联系单位及电话: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,020-83132481)

                图解

                部门解读

                媒体解读

                视频解读

                新闻发布会

                访谈解读

                其他